医疗器械行业首家市值过冲1000亿的企业-华大基因

11月14日,华大基因股票盘中最高时到了261.99元,市值突破1000亿大关(收盘时为980.6亿元)。
这是医疗器械行业首家市值过冲1000亿的企业,在整个医药行业中,其市值排在恒瑞医药、康美药业、云南白药和上海莱士之后,在复星医药之前,其中恒瑞医药的市值在1800多亿,比华大基因多800多亿。
在科技股、内房股、周期股都涨了一轮后,在一轮轮改革文件的刺激下,医药股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。基因概念作为当下医疗行业最为炙热的概念,华大基因作为龙头当然一飞冲天,拔剑四顾心茫然,从7月14日上市,截止到今日(2017年11月14日)周二,华大基因上午盘中股价突破258元。短短4个月时间,华大基因较13.6元的发行价已经上涨18.9倍。在107块开板后,一路向上,几乎未做调整。
同时,以今日盘中价258元计算,华大基因的市值已经高达1034亿元,成为中国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支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医疗器械企业。
华大基因上市后的走势让人大开眼界。在国际市场上,美国的基因检测龙头illumina2000年上市,股价在这17年间也仅仅涨了700%。
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汪洋表示,因为二级市场资本市场它炒的是一个未来的预期,因为基因检测这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,所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阔,是一个大的趋势和风口,所以人们既然预期这个市场非常大,华大又能够成为这个市场里面最大的一块服务的一个,占据这个领头羊的位置的话,那大家给它一个相对高的估值和溢价,可能也是相对可以理解的,只不过它现在动态市盈率高达240多倍,华大可能面临的压力是要用它扎扎实实来做更多的业务,产生更多的利润和业绩来支撑它的高估值。
2017年10月27日,华大基因发布2017年三季报,报告期内,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.47亿元,同比增长15.07%;净利润为3.12亿元,同比增长21.523%;每股收益为0.85元。
一、时代性的故事
毫无疑问,基因测序是未来精准医学的方向。比如为肿瘤病人找到突变的基因,进行精准的靶向治疗;比如为病因特殊的罕见病找寻相对应的库,进行快速的精准治疗。
从行业的发展来讲,基因行业毫无疑问还是初级阶段,华大基因只是当下这个风口下最胖的…
华大基因前身叫做华大医学,2010年成立,由华大控股、华大三生园共同出资设立(华大控股占95%,华大三生园占5%)。2014年3月-5月,华大控股全盘控股后,又将32%的股权转让给华大投资,代价4480万元,此时的估值在1.4亿左右。
而当时的华大已经成为了PE和VC挤破门槛、争先恐后的对象。整理完内部股权后,资本市场的show time也正式拉开。两日后(5月14日),第一批8家外部机构投资者入局,其中不乏深创投等知名私募企业。8家合计投了2.95亿元,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的3.35%,此时估值已经迅速攀升到88亿。
又过了两日(5月16日),再纳4位新东家入局,另外2位老股东(荣之联、盛桥新领域)继续加码,合计投入3.05亿元,约占增资后的注册资本的2.88%,仅仅两日,估值再一次推高至106亿。
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?不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一个月后(6月13日),大股东(华大控股)索性将其所持的13.21%华大医学股权转让给原股东深创投、红土生物、上海腾希、以及另外7家新股东,代价14亿元,估值不变(106亿)。
而后一直到2015年底,期间又进行了多轮股东增资,创始股东转让股权后,创始股东持股比例降至67%,期间套现35亿元。
2015年华大医学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企业,更名为华大基因,IPO也正式推上进程。
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革命,怎么可以少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故事?怎么可以少了一大群躁动的资本?
二、华大基因的大在何处?
目前,不管基因测序这个概念如何先进,在业态上,还是归属于体外诊断行业(IVD,In Vitro Diagnostics)这个大口径之下,体外诊断是医学检验的强大工具,其提供的全方位(生化信息,免疫信息,基因信息)、多层次(定性,半定量,定量)的检验信息成为临床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。
目前,基因测序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:
上游:主要为测序仪器和试剂耗材的生产商;
中游:为测序服务企业,提供测序代工服务;
下游:临床端主要为医院、实验室等临床机构科研端主要是科研单位,学校、制药企业等基础科研机构
华大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游,业务路径很简单:买个牛逼的测序仪(现在以二代测序仪为主),培训一批测序操作人员,就可以做测序服务。2010年,华大基因拿着15亿美金的贷款向美国基因巨头illumina购买了128HiSeq2000测序仪,这才奠定了华大在行业内的先发优势。
目前华大主营的业务类型分为四大类:生育健康类服务、基础科研类服务、复杂疾病类服务、药物研发类服务。
1、生育健康类业务
主要新生儿的检测,包括无创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、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、和单基因病检测等。是华大主营业务项,占比超过一半。而且这块的毛利率也是最高的,短期内华大会将它作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下去。
而这块业务技术壁垒并不高,受众群体较多,毛利率又高,这么好的一块肥肉怎么会没有人来抢?
对标国内,最大的竞争对手,A股的贝瑞基因(000710.SZ)也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(NIPT)作为主攻领域。数据上来看逐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,加上贝瑞和康借壳上市,左手有业绩补偿条款(承诺2017、2018、2019年的净利不低于2.28亿元、3.09亿元、4.05亿元),右手有大佬Illumina的扶持,不就是集中样本,统一跑数据嘛,价格战是国内玩家的强项,可以预见,这个类目价格会持续的下行…
2、基础科研类服务板块
主要为科研提供基因组学服务。这一块业务明显是在逐年递减的状态,因为测序仪这个东西更新换代很快,所以价格也下降的快,这块市场也逐步成熟起来,竞争不断加剧,华大在这一块的竞争对手只会越来越多;且下游科研机构逐渐有能力自己购买设备,需要代工的越来越少。
3、复杂疾病类服务板块
分解开来主要分三块细分业务:
1)对不同病种不同部位进行基因检测,如宫颈癌等,占比是这块业务最低的,是因为本质与胎儿检测无疑,主要还是看测序仪的先进程度和团队能力。
2)测序仪一般会指定试剂盒,卖试剂盒就像卖墨盒一样。
3)主要就是将测序结果传给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,这块业务的占比是最高的。
4、药物研发类服务板块
实际就是将测序结果传递给大中型药企,辅助基因治疗药物的使用,包括默克、诺华、辉瑞等。这个领域需要的是与大药企的高度配合,这里国内的艾德生物(300685.SZ)已经走在前面。
三、女娲补天计划
伟大的愿景也要有不断丰满的故事来支撑,都是老江湖,当然知道伟大的故事需要补上什么剧情,毫无疑问,当然是行业技术含量最高,科技壁垒最大的基因测序仪了,但是女蜗补天的“五色石”真的怎么好炼么?
华大基因的COO张凌早期在回应高估值一事时,就有提及:“跟大家这个行业相可比的是illumina,它现在市值大概是300亿美金,国内很多医药企业的市值也是在100亿美金以上。” illumina是可以称之为是测序界的苹果了,毕竟13年股价翻300倍的神话也没几家企业能做到。
2013年3月,华大收购了美国第三大的测序仪企业,Complete Genomics (CG)。当时,华大以每股3.15美金收购CG的所有股权,总代价1.176亿美金。CG虽然作为前三的测序仪企业,可以视为是illumina的竞争对手,但是当时的CG是在亏损的状态,从技术上看,以美国阿拉巴马州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韩健的来说,“CG不能替代illumina,至少没有看到这样的数据”。业内也流传着“CG与illumina的差距类似于小灵通与苹果”这样的段子,在加上当时CG还有专利官司在身,CG也在一边裁员一边寻找着买家。华大这时依然义无反顾,没有现钱的华大,在2012年12月,出让了华大科技42%的股权,融到13.98亿元。按当时的收购条约,华大需要在三个月内拿出10亿元人民币,以及每月600万美金的过桥贷款来维持其运营。
CG就是华大的“五彩石”,有了它,才能在中游代工厂的基础上讲一个完美的全产业链的故事,理想总是丰满的,但现实总是骨感的…
做上游的,一般用哪家企业的测序仪,相应的试剂耗材也需要用同一家的,所以真正的利率点在仪器配套的试剂耗材上。掌握了上游,成本就降下来了,市场规模也会越做越大,华大和illumina自然都懂这一点。
因为触摸到illumina奶酪的华大,在收完CG的第二年(2014年)就因为受到illumimna试剂提价的影响,导致华大的利润大幅下降。本来想与大佬谈价就是难上加难的事,这一触碰大佬奶酪,大佬转手主动牵手小妹妹“贝瑞基因”。
illumimna 联手贝瑞和康、安诺优达联合开发了使用于无创产前检测到的二代测序仪NextSeq CN500 和 NextSeq 550AR,并且已经获得CFDA批准。而贝瑞和康与illumina2015年合作推出了NextSeq CN500基因测序仪是国内首家为illumina申请到了NIPT证书的企业,有了领路的师傅,成长果然快了很多。
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,华大的技术底子如果没有打的稳固,还没有扶持的师傅,在技术储备和发展上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大幅甩开,而中游市场国内NGS(新一代测序)相关的企业就达到600多家,其中涉及临床应用的企业就达到156家。在这个主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上游市场又难以踏入的情况下,华大这么高的估值确实是需要非常大的核心竞争力与之相匹配!
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行业,研发实力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。去年,华大在研发上只投入了营收的10.33%,再看看老大哥(illumina),近三年一直保持在20%上下的水平,去年研发费用占到营收的21.03%。
小结:
每个时代,都有“抱着百倍市盈率要跻身千亿市值的企业,却操着一个万亿市值企业的心。”
每个时代,都需要一个性感的故事,开始的时候都无比性感,到最后,都要回到现实。老大哥illumina目前只有40倍的市盈率,相较华大基因目前240倍的市盈率,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,而且利润结构还天差地别。就像本杰明·格雷厄姆所说:“股市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,从长期来看则是称重机。”
这就如同2000年互联网泡沫,如同后面的3D打印、VR概念。投资者耐心是有限的,狂热市场的回归必然伴随着龙头从神界回到人间,所有的欲望终究都会回到它应有的位置。
新经济,新领域,新蓝筹,都是华大基因性感的标签,但是,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,激情退去的吃瓜群众还在等着实锤(业绩)。在实锤出来之前,那一轮轮PE减持的基因序列能被剪掉么?
看来人类还是没找到欲望在哪个基因序列…


下一篇:大牌医械商正式退出中国,上药出36亿接手!
常用查询
评审进度查询 | 医疗器械标准目录库 | 临床试验机构目录库 | 检测中心承检目录库
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| 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受检目录 | 国产mg4355vip8888查询 | 进口mg4355vip8888查询
专家解读
- 1欧盟第四版临床评价,您准备好了吗?
已经拿了CE证书的企业,看过来!2016年6月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临...
- 2FDA新规影响可重复使用的33类医疗器
6月9日,FDA发布一则通告,对特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再处理使用...
- 3警惕医疗器械App造成的产品召回
《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》(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)已...
- 4【最新汇编】CFDA医疗器械退审数据
实时关注与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最新退审资讯,奥咨达为您梳理了2014年...
- 5mg4355vip8888试验项目管理
项目管理贯穿mg4355vip8888试验的整个过程,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,达...
更多>>行业信息
- 欧盟第四版临床评价,您准备好了吗?
- 已经拿了CE证书的企业,看过来!2016年6月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有关临床评价的更新引导文件MEDD...
- 最高法/检通过药品医械注册造假入刑司法说明!
- 各大检测中心免费检测汇总(持续更新中...)
- 2018年,医疗市场将现19个大变局!
- 医疗器械证照联办、一址多证的时代来临
- CFDA公布“放管服”改革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,2
- 发改委政策发力 6大类医械将获重点支撑
- 【重磅推出】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文件数据库正
- 『大开眼界』国产彩超再获突破,首款语音识别超声系统
- 费森尤斯首家中国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开业
- 13部委发文:1000亿市场规模大爆发!这类医疗器械真的
